发布时间:2025-09-19发布来源:施强移民 阅读:757
香港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全球资本和人才,新一轮机遇已悄然来临。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李家超在立法会发表了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其中宣布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政策调整。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CIES)门槛得到优化,人才政策持续推行,非本地生限额进一步提高,这些举措共同勾勒出香港更加开放和国际化的未来图景。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要求申请人在港投资不少于3000万港元,其中房地产投资最多只计入1000万港元。而根据最新《施政报告》,这一限制得到了显著放宽。
非住宅物业投资上限由1000万港元提高至1500万港元,住宅物业投资上限虽保持1000万港元不变,但可计入的住宅物业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港元下调至3000万港元。
这意味着申请人现在可以选择投资1500万港元的非住宅物业,并搭配1500万港元的其他类型投资;或者选择投资价值3000万港元或以上的住宅物业,再配合2000万港元的其他投资组合。
这一调整显著提升了投资组合的灵活性和吸引力,为不同背景和投资偏好的申请人提供了更多选择。
数据显示,该计划在三个月内申请量激增51%,截至8月已超1900宗。投资承诺金额也从5月的370亿港元增长至580亿港元,增幅达57%。
自2022年《施政报告》推出一系列人才引进计划以来,香港已成功吸引超过23万名人才来港工作和发展。其中,高才通计划的申请续签率达到55%,引进人才素质备受肯定。
这些人才主要集中在创科、金融等高增值行业,95%的引进人才月收入高于香港收入中位数(约2万港元),其中50%人才月收入接近中位数的两倍。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人才计划来港的精英普遍年轻,70%年龄在40岁以下,为香港劳动力市场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高龄化的结构性挑战。
高才通计划预计每年可为香港带来约340亿元的经济贡献,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2%。香港在全球人才竞争力排名中两年内上升12位,位列全球第四,亚太地区第一。
香港政府明确表示将继续推行人才政策,正面回应了市场上关于“高才通计划可能关停”的猜测,展现出香港坚定不移引进国际人才的决心。
香港作为全球唯一拥有五所百强大学的城市,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此次《施政报告》宣布,将进一步提高非本地自费学生的录取比例。
自2026/27学年起,每所本科院校录取非本地自费学生的上限将由相当于本地学生数目的40%提升至50%;研究生院校的自费生收生上限,也将由100%上调至120%。
本地学生每年15000个资助学额维持不变,非本地生名额将相应扩大至7500个。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增强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多样性。
此外,教育局将成立“留学香港专班”,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加强推广香港的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方面,将以试点方式允许直资学校申请增加班级数目及每班学生人数,吸纳更多持学生签证的非本地学生。
随着投资门槛的降低、人才政策的延续、教育国际化的推进以及对企业出海支持力度的加大,香港正在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无论是为了资产配置、子女教育还是职业发展,香港身份所带来的优势正在加速显现。机遇转瞬即逝,行动方能致远。
有任何留港规划和身份规划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施强国际的专业移民顾问进行咨询!